红旅筑梦,法润童心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团赴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开展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普法宣传活动

发布者:张永祯发布时间:2023-07-27浏览次数:196

       【引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法学院红旅筑梦青年行,民族普法益童心”实践团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718-24走进甘肃省临夏和天祝藏族自治县,通过一系列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的力量呵护童心,守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回应时代呼唤。

       【部分一:临夏市留守儿童普法宣传活动】

       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动:引领留守儿童建立远大志向

       实践团在共青团临夏市委青年之家通过游戏互动、普法动画、知识讲堂以及模拟法庭等形式,向留守儿童普及了预防校园暴力、心理健康以及法律基本常识,让他们学会保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应对可能的校园暴力,并建立健康的心理认知。

       广场普法宣传: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基石

       在临夏市红园广场,实践团采用了问卷调研、群众答疑、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当地民众进行普法宣传。通过问卷发放,收集民众对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等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同时,在广场上设立的咨询台,成为了群众解答法律疑惑的窗口。实践团成员们以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回答群众的问题,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民族文化历史体验:感知留守儿童成长的新气象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不仅关注法治教育,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在历史悠久的八坊十三巷,通过调研走访,体验了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的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充分感知了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气象。

       红旅筑梦:传承红色精神,铸就法治社会的未来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旅游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实践团在胡廷珍烈士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当今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换来的,参观过程中也逐渐将红色革命精神“入脑”、“入心”,未来,同学们将继续认真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努力做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有志青年。

       【部分二:天祝藏族自治县留守儿童普法宣传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法治宣讲呼唤公平正义

       实践团天祝县“青”心小屋,通过预防校园欺凌、趣味性的语言游戏和模拟法庭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活动,提升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增强他们自我保护和依法自我防卫的能力,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基层普法宣传: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少年童心撑起法治天空

       抓喜秀龙镇,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和法庭讲堂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心坎。他们不仅向当地居民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还模拟了法庭审判过程,使得当地居民能够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

       法治渗透日常生活:播种未来,收获法治新气象

       在天堂镇大湾村,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讲解、游戏互动和模拟法庭环节,他们的笑容见证了法治意识在新一代心中的播种。我们相信,这些孩子们将成为法治社会的积极参与者,用法治的智慧书写美好的未来。

       实地调研专业视角:守护留守儿童权益,赋能民族地区发展

       通过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参观学习和调研,加强了行业认知,提升了队员们的专业技能,拓宽视野,提高职业规划能力。队员们明白了社会长治久安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作为法科学子,重任在肩。

       【总结】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红旅筑梦青年行,民族普法益童心”实践团用法治的力量宣传普法、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号召。通过普法宣传活动和实地调研,他们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守护童心,助力少年儿童建立远大志向。在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体验中,实践团深刻感悟红色革命精神,为传承红色基因、铸就法治社会的未来贡献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充分结合,通过知识和能力服务人民、服务社会。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普及了法律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也为民族地区的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法科学子将持续关注,积极行动,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